财说| 满房不赚钱,酒店行业靠什么突围?|界面新闻 · 证券

财说| 满房不赚钱,酒店行业靠什么突围?|界面新闻 · 证券

xianhui 2025-05-23 澳门导报 41 次浏览 0个评论

界面新闻记者 | 袁颖琪

界面新闻编辑 | 陈菲遐

暑期将至,酒店业迎来传统旺季,但市场表现却呈现“冰火交织”的复杂图景。

三亚、北京等城市的高端酒店陷入价格战,部分奢华品牌甚至推出百元套餐“俯身求生”;县域市场则异军突起,如宁夏吴忠、西藏墨脱等下沉区域的游客接待量和酒店入住率都呈现显著增长。

行业分化背后,酒店上市公司估值普遍处于低位——锦江、华住、首旅、等龙头公司目前市盈率(P/E)仅18-20倍,君亭酒店和金陵饭店市盈率稍高,但也均处于其历史估值的底部区间。

在这一矛盾下,酒店业是否迎来“困境反转”的布局良机?

供需失衡,核心指标全面下滑

财说| 满房不赚钱,酒店行业靠什么突围?|界面新闻 · 证券

疫情后旅游市场的复苏曾带来短暂繁荣。截至 2024 年年末,我国酒店总量突破37万家,客房规模超1850万间,全国规模酒店总量净增长近3万家,是近五年增长最迅猛的一年。不过,2024年国内旅游总人次56.15 亿,同比增长14.8%,仅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3.49%。尤其当下企业成本控制更为严格,导致商务出行需求减少,进一步压缩了高端酒店的需求。这种“量增利减”的剪刀差,让酒店行业的业绩并不理想。

2024年,华住集团营收同比增长9%,但净利润同比下滑25.4%;锦江酒店收入和利润分别下滑4%和9.06%,今年一季度营收和净利润的下滑趋势仍在加速;首旅酒店2024年营业收入略微下滑0.5%,今年一季度营业收入下滑4.3%,但利润端仍维持增长趋势。

酒店行业的复苏遇瓶颈,主要和酒店房价下滑有关。一方面是需求端不及预期,但供给端却持续加大,连续数年的野蛮生长导致酒店区域资源错配。

据《2025中国酒店投资白皮书》数据显示,广东、江苏、浙江三省以超6万家酒店领跑,占全国总量的20%;青海、宁夏等西部省份则存量不足全国的1%,区域集中度显著。向下沉市场去,也是近些年各大酒店集团的共同方向。

然而,下沉市场看似蓝海,实则暗藏风险——三线及以下城市新开业酒店中以经济型酒店为主,同质化竞争迅速拉低盈利空间。

如今酒店行业三大核心经营指标的全面下滑印证了行业困境。2024 年国内酒店入住率为 58.8%,同比下降 2.5%;平均房价为 200 元,同比下降 5.8%;平均每间可售客房收入(RevPAR)为 118 元,同比下降 9.7%。头部企业亦难独善其身:锦江酒店 2024 年境内有限服务型酒店平均房价为 240.67 元,同比下降 4.44%;出租率为 65.43%,同比下降0.93%;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为 157.47 元,同比下降5.78%。华住中国的日均房价(ADR)同比下降 3.2% 至 289 元,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RevPAR)同比下降 3% 至 235 元;首旅酒店每间可售客房收入(RevPAR)为 147 元同比减少 4.7%,平均房价(ADR)为 229 元同比减少 2.6%,出租率(OCC)为 64.2%同比下降1.4 %。

客源有限而酒店数量日益增多的结果,就是价格战成为酒店集团之间普遍的生存策略。在这场“价格战”中,高端酒店首当其冲,平均房价降幅最大,因此也出现了奢华品牌推出百元套餐“俯身求生”的局面。中端酒店同样陷入“高投入、低利润”怪圈。供给过剩最严重的下沉市场,尽管入住率超90%,但单房收益不足百元,陷入“满房不赚钱”的尴尬。

酒店集团的突围

在行业供需失衡与价格战的双重夹击下,上市酒店集团正通过差异化战略与技术革新探索突围路径。

技术赋能,降本增效成为行业共识。在酒店行业技术赋能降本增效的浪潮中,头部企业与机器人公司正通过智能化转型重塑行业格局。云迹科技计划以“机器人服务智能体第一股”身份登陆港股主板,截至2024年底,这家公司已覆盖3万家酒店,单日同时在线机器人峰值超3.6万台,全年完成超5亿次服务。华住集团作为行业标杆,“AI数字店长”系统覆盖90%门店,全年自动调价42万次,并通过智能前台机器人实现“30秒入住”。首旅如家则与云迹科技深度合作,引入复合多态机器人“UP”,分时复用配送、清洁等功能。锦江酒店发布“锦江AI超级员工JINTELL”,推动利用AI技术实现酒店服务全流程智能化。

科技赋能的作用已经体现在了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中。锦江酒店近些年在管理酒店数量不断增加下,员工人数整体呈下降趋势。尤其是2024年,员工人数下降12.3%至26801人,支付的薪酬总额也相应下降了3.6%至50.77亿元,人均薪酬和人均创利都有所增加。首旅酒店的员工情况也类似,整体雇佣员工人数呈下降趋势,人均薪酬和人均创利也有所增加。

当酒店集团仍依赖门店数量维持股价时,市场需求已转向精细化运营与体验升级。面对中高端市场的同质化竞争,首旅如家推出扉缦酒店,瞄准健康理念客群,客房内配置魔镜瑜伽系统与低GI餐饮专区,单房造价压至11万元,RevPAR峰值达667元,复购率超行业平均水平40%。锦江集团加速淘汰老化的七天品牌,转向白玉兰等更具设计感的子品牌。君亭酒店则通过与希尔顿的战略合作,整合全球会员网络与本土化设计能力,尝试以“联名款”突破区域市场天花板。

2024年酒店行业翻牌率显著增长,尤其是中档及以上酒店的翻牌行为频繁,业主试图通过品牌更换重塑竞争力。另外,酒店行业进入存量竞争阶段,品牌变更(包括翻牌和摘牌)也将成为市场常态。2024年,华住酒店旗下的全季酒店翻牌率为3.13%。另一品牌维也纳和维也纳国际酒店整体翻牌率则达到14.68%。

会员体系与私域流量争夺白热化。各酒店集团想要摆脱OTA平台的高额抽成,建立自己的流量入口已经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华住集团凭借“华住会”2.6亿会员的庞大体量,推出“在线免费升房”“积分兑房低至5折”等确定性权益,并跨界吉祥航空打通出行与住宿权益,有效降低对OTA平台的依赖。锦江酒店通过HDOS系统打通多品牌会员数据,推出碳积分兑换与零碳酒店概念,吸引年轻客群。锦江旗下“锦江荟”已有会员近2亿。首旅如家则通过“本地生活”系列活动,在璞隐酒店举办汉服体验、扉缦酒店植入拳击沙袋,提升复购率。首旅如家的会员规模已经突破2.2亿。

现在的酒店业,是供给过剩与需求升级的角力场。尽管酒店估值处于低位,但“卷”价格让头部企业日子也不好过。在满房不能盈利,规模无法拉动业绩的时候,谁能用技术和体验,从价格战中突围,或许将成为下半场的赢家。

转载请注明来自山东水清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标题:《财说| 满房不赚钱,酒店行业靠什么突围?|界面新闻 · 证券》

百度分享代码,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41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Top
 剑南春酒水招聘信息最新  珲春新桥买房信息最新  泸州铣工最新招聘信息  木渎婚介招聘信息最新  甘坑卫生招聘信息最新  安庆涂层厂招聘信息最新  绍兴最新地价拍卖信息  安吉足道招聘信息最新  洛阳招聘最新招聘信息  洪洞最新疫情信息公布  昆明演员最新招聘信息  黔南售前最新招聘信息  西昌学徒最新招聘信息  新疆库车最新招聘信息  嘉浪传媒招聘信息最新  宜昌招洗碗工最新信息  丰台商场招租最新信息  昆山沪市最新招工信息  菏泽绿地城房价信息最新  郴州桂阳最新招聘信息  大同古城房出租最新信息  曹桥厂房出售最新信息  衢州龙游最新房价信息  河南社保最新信息查询  胡家镇最新通告信息  最新庆阳小木匠招聘信息  时代化纤招聘信息最新  兴宁翰林府最新状况信息  银川最新招聘焊工信息  慈溪周巷最新拆迁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