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间,那些“公奔私”的明星基金经理们如今怎样了?|界面新闻

十年间,那些“公奔私”的明星基金经理们如今怎样了?|界面新闻

zhenzhi 2025-05-24 前线总结 10 次浏览 0个评论

界面新闻记者 | 龙力

今年以来,多位知名基金经理卸任,按照以往的惯例,其中部分基金经理的下一站或选择“奔私”。

此前“公奔私”的那些明星基金经理,如今都发展得怎么样了?

2012年9月,昔日“公募一哥”王亚伟创办的千合资本正式成立,公司发行的首只产品“昀沣”,以2000万元的认购门槛、2.5%的固定管理费率和高达20亿元的首发规模,一口气刷新了当时私募业的三大纪录,显示出明星基金经理“公奔私”以后强大的市场号召力。随后几年千合资本继续一路高歌猛进,据公开资料,巅峰时期该公司的管理规模一度达到300亿元。

不过,私募时期的王亚伟再也没能重现在华夏基金任职期间创造的“10倍基”收益神话,反而接连踩雷重组股,千合资本也开始失去投资者的信任,逐渐走上“下坡路”。2021年10月,曾被外界视为“王亚伟大弟子”的崔同魁跳槽至另一家百亿私募盘京投资,大约在2022年10月,千合资本的管理规模首次跌破100亿元,之后的一段时间公司管理规模在50-100亿元和100亿元以上之间多次反复。

2023年后,王亚伟多次被传出“失联”的消息,公司均未正面回应,直到2024年2月千合资本正式发布公告称,因个人原因王亚伟暂不参与公司运营管理。根据中基协披露的数据,上述公告发布之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千合资本的管理规模一直显示为50-100亿元区间,不过近期已经进一步下调至20-50亿元区间。

十年间,那些“公奔私”的明星基金经理们如今怎样了?|界面新闻

在王亚伟奔私以后,中邮基金的任泽松成为新一代的“公募一哥”,并且最终也选择了奔私。不同的是,因踩雷乐视网、尔康制药等,任泽松在奔私之前已经光环褪尽,最终只能在2018年告别公募行业,接手集元资产。

奔私后旗下产品净值经常“大起大落”,任泽松的私募之路颇为坎坷,第三方平台数据显示,集元资产的管理规模一度达到10-20亿元区间,不过如今已经跌破了5亿元的“生死线”。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30日,集元资产旗下有业绩更新的“集元-煜烽1号”自2019年2月成立以来累计亏损率为45.2%,“集元-祥瑞1号”自2016年5月成立以来累计亏损率为43.9%。

两代“公募一哥”奔私后,随着公募行业不断发展壮大以及信息传播媒介的飞速发展,近年来明星基金经理批量涌现,“公奔私”者亦络绎不绝。

2020年6月,由原东方红资管公募权益投资部副总经理、最高管理规模近380亿元的林鹏创办的和谐汇一资产正式成立,同年10月公司发行的首批私募产品“和谐汇一远景系列”开售首日即卖出150亿元,再次刷新了大家对于顶流基金经理的认知。

但是接下来秉承价值投资理念的林鹏却并不轻松,他甚至在2022年10月一度发文表示,奔私以后的两年是其从业20多年来最困难的时光,在相当长的时间都处于“心灵被拷问”的状态,产品的净值表现也让人非常失望。2024年年底,林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再度提及,“2021-2023年是我们这种风格最长的痛苦期,比较难熬”。

Wind数据显示,近年来和谐汇一资产一直在发行新产品,截至5月20日,该公司旗下一共备案了88只产品,其中86只仍在运作,6只产品备案于2025年以来,目前公司的管理规模处于100亿元以上。

2022年,一波“公奔私”小高潮来袭,原中欧基金600亿基金经理周应波、原兴证全球基金600亿基金经理董承非、原易方达基金700亿基金经理林森等均在这一年转投私募行业。

自立门户的周应波于2022年3月成立上海运舟私募,同年7月在中基协完成登记备案,随后发行的首只产品开售首日即大卖30亿元,公司也很快步入了百亿私募之列。

不过,根据公开信息,上海运舟私募成立前期旗下部分产品的业绩表现并不乐观,当初和周应波一起奔私的陆文俊已选择了单飞,由其担任实控人的兴乾私募成立于2024年10月,今年1月完成备案。据第三方平台数据,2024年上海运舟私募的管理规模也回落至50-100亿元区间。

和周应波同期“奔私”的董承非和林森都选择了加入了已有的私募。

董承非选中的是“兴全系”老人杜昌勇和王晓明创办的百亿私募睿郡资产,并且在首只私募产品开售之前,他便宣布将运用不少于4000万元个人资金认购即将开售的睿郡承非系列产品,最终相关产品首募规模也高达45亿元。

董承非后续的管理规模并未对外披露,不过近年来他一直在陆续推出新产品。Wind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睿郡资产旗下名称中含有“承非”二字的产品一共有26只,其中25只仍在运作,除了2022年5月成立的首批产品以外,2023年-2025年备案的相关产品数量分别为5只、2只和4只。

好买基金网数据显示,董承非旗下在该网站有业绩更新的“睿郡承非好享1-3期”三只产品自2022年5月18日成立以来,截至今年5月16日累计收益率均在33%左右。

林森选择加入了彼时刚成立不久的上海勤辰。上海勤辰由原鹏华基金权益投资二部基金经理张航于2022年2月成立,根据中基协备案信息,林森大约在同年5月加入该公司。在此之前,原华安基金权益投资总监、资产管理规模最高近250亿的另一位明星基金经理崔莹已经率先加入该公司。天眼查APP数据显示,2022年6月,林森和崔莹同步出现在上海勤辰间接股东之列,并且持股比例相同,累计均为22.7%。

根据第三方平台统计数据,2023年8月上海勤辰正式步入百亿私募之列,之后公司管理规模一度回落至50-100亿元区间,不过如今已经再次回到百亿规模。

好买基金网数据显示,截至5月16日,林森旗下在该网站有业绩更新的产品共有3只,分别成立于2022年9月、10月和12月,累计收益率分别为37.1%、39.99%和19.6%。崔莹旗下在该网站有业绩更新的产品共有2只,分别成立于2022年7月、8月,累计收益率均为13.23%。

去年原泓德基金500亿基金经理邬传雁也加入了“奔私”的行列,由其创立的深圳一诺私募2024年4月成立,三个多月以后在中基协完成登记备案。相较于其他顶流基金经理,邬传雁的私募开局要冷清许多,中基协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20日,深圳一诺私募旗下一共备案了5只产品,公司的管理规模也仅为0-5亿元。

实际上,私募行业的竞争十分激烈,对于绝大多数“公奔私”的基金经理来说,像深圳一诺私募这样的情况才是常态。

据私募排排网数据,截至今年2月底,“公奔私”基金经理已达到863名。

中基协数据显示,截至5月20日,已在协会备案的存续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一共7813家,其中6413家管理规模均仅为0-5亿元,占比82.08%,同时管理规模超过20亿元的一共仅422家,占比5.4%。

转载请注明来自山东水清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标题:《十年间,那些“公奔私”的明星基金经理们如今怎样了?|界面新闻》

百度分享代码,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0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Top
 斜口街办最新拆迁信息  最新集宁区房价信息  乔丹最新拍卖信息库  北干街道招工信息最新  甘坑卫生招聘信息最新  昆山台坡招聘信息最新  曼瑞德教室最新信息  枣阳最新文员招聘信息  如何看政府最新公示信息  普城物业招聘信息最新  临腾高速招聘信息最新  余姚狮子桥招聘信息最新  伊旗公租房最新信息  附近木工最新招聘信息  天翰包装招聘信息最新  宁波古田最新招聘信息  木渎婚介招聘信息最新  北仑地铁最新通告信息  肥城装修工招聘信息最新  深圳黎村租房信息最新  广元最新桂花苗求购信息  曹桥厂房出售最新信息  港南区土地出租最新信息  山东威尔特招聘信息最新  邛崃建筑最新招聘信息  任丘房产信息最新网  恩城恒通最新信息  夏津吧租平房信息最新  广东承泽公司最新信息  本溪最新拍卖信息网 
Baidu
map